高校承擔著知識傳播、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的重要社會職責,在當前反腐敗鬥爭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下,高校也不是一方“凈土”⚂:個別高校領導班子成員涉嫌腐敗受到組織調查🙆🏿,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混亂🧞♂️,有的甚至成為個人吃喝玩樂的提款機,“三公”經費開銷過大,一些領導幹部公款吃喝旅遊,有的利用行政權力獲取學術資源,一些有影響的教職人員公然發表與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不符的言論,招生🧑🏿💻⚄、學術行為不端等為社會所詬病的問題,折射出一些高校黨的組織軟弱渙散,對加強紀律建設🚶🏻♂️,嚴格監督管理重視不夠🧝🏼♂️🗝、辦法不多🚣🏽♀️🧑🏿🦱,甚至底氣不足。如何通過強化紀律建設💇,加強高校黨的建設🍱,落實黨中央關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決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培養合格人才,已經成為當前高校黨組織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正確看待紀律約束與科研教學自由
當前🧑🏻⚖️,一提到加強高校黨的紀律建設,就會有人拿寬松的思想、人文環境是大學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型人才的基礎來說事,仿佛加強紀律約束就會扼殺創造性。殊不知紀律和自由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民主是對集中而言,自由是對紀律而言,這些都是統一體的兩個矛盾著的側面,它們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我們不應當片面地強調某一個側面而否定另一個側面”🦦。世界上從來沒有脫離紀律規範的絕對自由𓀇,也從來沒有離開自由的無限擴張的紀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葉劍英元帥創辦軍事科學院時🐯,曾對研究人員提出三個要求:讀書、寫字、吵架。所謂吵架,就是不受思想禁錮,大膽爭論,真理越辯越明⚅,充分說明了寬松的氛圍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但是現在有的學校🧘🏼♂️,黨的組織提起紀律羞羞答答,對違反紀律的言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的學者教授😇,為博人眼球,什麽話都敢說👄,“語不驚人誓不休”🤩,甚至把含沙射影地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唱反調作個性🍦,把在課堂上開政治玩笑當幽默🈷️👳🏽♀️。這些現象帶來的是思想上的混亂,正常的研究和教學秩序遭到破壞。人的自由要受到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製約,個人的自由要受自身自然環境和自身社會關系製約,沒有紀律約束🗃🖕🏼,就沒有了處理協調相互關系的製度規則,一個國家如此,一個政黨如此,一個大學也是如此,沒有紀律約束下的自由只能陷入無政府主義的無序混亂。
紀律和自由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紀律與自由是限製和約束、反限製和反約束的矛盾統一體,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社會、政黨和組織中存在和發展的。在科研與教學領域🌦,所謂自由是對真理的認識與探究,是對知識的有效傳播和對文化的有效傳承👨👩👦,而不能脫離中國的國情,不能脫離黨的領導🙇🏻♀️。紀律規範和約束科研、教學等實踐活動的自由範疇🧑🏻🦯➡️,在紀律約束下的科研和教學實踐才能真正開花結果🙅♀️,不斷發展進步,使紀律在新的更高層次上發揮作用。因此💁🏻♀️,在紀律和自由互為條件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堅持二者的高度統一🧚,不能只強調自由,而不要黨的紀律,也不能只強調紀律🧑🏿🔬,忽視科研和教學應有的寬松環境和氛圍,否則,科研和教學也就迷失了發展進步的方向。
必須把黨的紀律建設與道德教育結合起來
現在有種觀點,說起加強黨的紀律教育〰️,就認為紀律太生硬🧑🤝🧑,那是黨員的事,和普通師生無關,道德教育更加適應高校的氛圍;而在說到高校道德教育的時候🪖,又主張“德育去政治化”,宣稱“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必須排除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否則就是“德育的政治化”。這種觀點以改進高校德育為名🩲,信奉的卻是西方資本主義“普世價值”、“普世倫理”,實質是否認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製度。對這樣的論調♟,我們必須旗幟鮮明,敢於亮劍,把黨的紀律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來🤹🏻♀️。
黨的紀律與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大時,特別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恰恰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內容🐼。道德追求實質上反映的是價值取向,是人們以價值為內容,以道德人格為目標,自覺改造自己的心理過程。黨的紀律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理念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這兩者在精神實質上是一致的。道德不能空談,加強高校的道德教育🙎🏼♀️🤛🏿,不是要加強“普世價值”、“普世倫理”或其他的什麽道德教育,而必須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內容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教育🎼。作為執政黨⏩,黨的作風對社風民風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紀律嚴明🐖,必定作風優良🏵。因此,在強調道德教育的同時,要旗幟鮮明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絲毫不可放松。實現紀律建設與道德建設的優勢互補✍️,從根本上保證道德教育不跑偏💂♀️、不走樣🧞,促進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加強紀律建設是有效進行道德教育的保證。良好的道德修養是遵紀守法的基礎,能夠培養人對法律和紀律的認同感,提高遵守紀律的自覺性🔒。反過來,紀律建設有助於保障道德規範。紀律具有強製性💪🏼,除了能夠喚醒人們的自覺意識外,還可以對違反紀律的行為進行批評、糾正和處分。只講道德修養而不講紀律或法律強製,歸根到底是一種不靠譜的軟約束。在今天的大學裏,一些領導幹部利用手中權力大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一些學者教授剽竊他人成果、潛規則學生、包二奶養情婦,一些學生熱衷於誇富鬥闊👱🏽♂️,等等,何談道德修養,有的簡直是斯文掃地。可見🔈©️,道德教育和修養對提高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有效的👨🏽🦱,然而也是有限的。只有把紀律的強製力與道德修養的軟約束結合起來,道德要求才有了實實在在的底線🚣🏻♂️。
把黨的紀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一個大學的紀律建設情況往往反映黨組織是不是有凝聚力戰鬥力🧚🏻♂️。現在個別學校有種不好的傾向,認為科研和教學才是主業,一切工作都應向科研和教學讓路,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明顯,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隊伍紀律松弛。一些黨委負責人動輒說自己是業務型領導,對黨務工作不熟悉🧑🏽✈️、不熱愛,不敢管、不會管,熱衷於搞自己的研究🖐🏼,熱衷於行政工作❔,出了問題不敢承擔責任,塞責了事。針對這種情況🗑,就是要按照中央領導同誌的要求,依照黨章規定,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給各級黨委扛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負主體責任,是前提、是基礎🐃。高校黨委是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要認真執行教育部《關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權力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擔當,黨委書記作為班子的一把手,在其位就要謀其事🫣、幹其事、成其事,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把自己擺進去👨🦽,嚴格執行黨的紀律、改進作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擔當用人責任、糾正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管理責任🗿,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管好自己,以上率下,把正能量真正聚起來。加強對紀律建設的領導🥤,了解掌握本單位紀律建設情況🙋🏿♂️,做到了然於胸,有針對性地領導開展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落實對黨員幹部進行經常性的黨紀教育。敢抓敢管🫵🏻🧪,敢於紅臉,敢於批評,對違反紀律必須給予處分的,嚴明紀律,不怕得罪人,不當和事佬。
創新方式方法增強紀律教育的實效性👩🏻🦼➡️。黨的紀律具有嚴肅性和強製性🫵🏽,但要防止不教而誅🫴🏼,搞紀律教育📷,也不能一味板著面孔👨🏽👼🏻,在大學裏尤其需要註意創新方式方法。避免重規定🧓🏿、輕內化,重說教、輕效果,重處罰🦻🏽、輕教育的問題。既要通過中心組學習、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上黨課🐥、培訓會等傳統形式,進行宣講輔導🥡💌、座談討論🔝、知識競賽等辦法施教,更要運用移動網絡、數字電視、微信微博等現代信息技術來傳播,推進紀律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嚴格監督執紀促進他律轉化為自律。高校黨委和紀委要把黨的紀律建設與高校的招生、學術研究、財經工作等紀律結合起來🍬,督促職能部門和院系負起監管責任🥿,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的監督作用🦑。紀律的權威說到底在於其強製性👨🏼,如果有紀律不執行,紀律就成了擺設。紀律教育和執紀兩手不可偏廢,只有違紀必究、執紀必嚴,才能保證紀律教育的效果📚,才能達到“不敢”的目的📳🦸♂️,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加強監督🤙🏻,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通過廉政談話🌗、誡勉談話進行談心提醒🤷🏼🧑🦼➡️,抓早抓小,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對紀律要求不嚴👩👩👧👧,打“擦邊球”的🕷,要剖析原因,開展批評,督促落實整改。
(來源:中紀委網站 201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