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象牙塔裏的千萬級"貪虎"
發布人:網站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4-07-18   動態瀏覽次數:100

  ——雲南民族大學原黨委書記甄朝黨腐敗窩案剖析

 
  高校🦄🙅🏽‍♀️,人們心目中的“一方凈土”⚾️,本應是傳承知識、弘揚道義的地方🐝🤌🏽,卻因一起腐敗案件而被玷汙🫳🏽🕞,影響了教育公信力,也受到社會大眾的詬病和質疑🔚。
  2013年8月7日,是雲南民族大學原黨委書記甄朝黨政治生涯終結的日子。這個有著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等顯赫頭銜,位高權重的高校“猛虎”🏯,終因扭曲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在犯罪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攜同一窩“碩鼠”被關進“囚籠”,成為雲南省教育系統三十年來級別最高、職稱最高🏋🏽‍♀️、學歷最高🦹‍♂️、涉案金額最大的落馬官員🌉。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將不再是那個出入前呼後擁👩🏽‍🚒、風光無限、令人尊敬的大學校長🦹🏽‍♀️,年近六十即將退休的他將在孤寂和悔恨中度過漫漫歲月。這樣一位名聲顯赫的大學教授,卻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蛻化變質🙅🏼‍♀️,跌入腐敗的沼澤,人們在痛心之余不禁反思:他是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路的?
 
  欲壑難填奔赴“貪腐路”
  “患生於多欲,禍生於多貪”,甄朝黨的人生路就葬送在“貪欲”兩個字上,隨著專案組的深入調查🖕🏼,甄朝黨的墮落軌跡也越來越清晰。
  個人私欲極度膨脹,理想信念嚴重缺失是腐敗分子的共性,甄朝黨也不例外。為達到斂財的目的💇🏽‍♀️,甄朝黨不放過任何機會🏊🏼‍♀️。從上任校領導伊始🙎‍♀️,就陸陸續續收受本校幹部職工的賄賂共計25萬元👂🏼,最少的僅幾千元📸。
  2005年⚛️👨🏻‍🔧,雲南民族大學采用自建方式啟動占地1600多畝、投入資金近16億元的呈貢新校區建設,如此龐大的工程建設項目必然成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為獲得新校區項目的工程🙅🏿‍♀️,一些建築公司通過各種關系與時任雲南民族大學校長的甄朝黨搭上線👨🏽‍🚀,不惜以重金行賄👩🏼‍🚀,拿金錢開路,以期獲得甄朝黨在資格預審👷🏿‍♂️、評標過程中的“關照”👩🏼‍🔧。投標過程中,部分建築公司違反工程招投標相關規定,大打“組合拳”,組織多家企業參與串標、圍標,確保獲得工程項目。甄朝黨在收受建築方巨額賄賂後🤹‍♀️,利用權力,直接違規插手學校工程項目。在學校研究工程項目投標資格預審會議和評標過程中,根據投標公司送錢情況,量身設定資格條件和投標門檻👨🏻‍🦼‍➡️🐑,在資格預審前事先審看投標報名名單,了解行賄公司投標報名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預審過程中或明示或暗示幫助送了錢的公司通過資格預審或中標。
  2008年1月,雲南某建築公司找到甄朝黨,提出想參與新校區圖書館工程項目建設,甄朝黨答應幫忙⟹,隨後一次性收受該公司賄賂240萬元。2006年至2010年間,甄朝黨先後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雲南民族大學新校區工程建設,幹部提拔任用等方面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726.6萬元🧫,貪婪之心昭然若揭。
  甄朝黨不僅貪婪👩🏻‍🦽‍➡️,而且剛愎自用,凡事一人說了算,黨委班子形同虛設。他在擔任校長期間🥹,多次公開強調大學是“校長負責製”,擔任學校黨委書記後,又強調大學是“黨委書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極其狂妄霸道。
  甄朝黨藐視黨紀國法🧰🧜🏿,生活作風奢靡🆗,把《廉政準則》拋到九霄雲外👮🏽‍♂️,經常出入經營性高消費場所🆕,參與大吃大喝🤸🏽‍♂️、洗浴、KTV唱歌並找陪唱等高消費娛樂活動,包養情婦,大肆揮霍公款,之後以會務費、接待費等名義公款報銷🚔,僅2009年至2012年間就揮霍公款高達403萬元人民幣。
  甄朝黨為一名大學教授,貪欲如洪水猛獸他未必不知,但他克製不住自己對金錢的貪欲,心存僥幸📰,頻頻伸出了不該伸的手,最終在腐敗的路上越走越遠🏃🏻‍♀️‍➡️。
  上行下效攜手“不歸路”
  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於甄朝黨沒有良好的治學治校理念💁🏼,導致班子不團結🎬,各行其是,拉幫結派👛,和稀泥、做人情,只栽花、不栽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不能堅持原則🍵,執行製度不力,上行下效,本校多名幹部一起下水涉險🧏🏿✍🏼。從甄朝黨受賄入手🧝‍♂️,專案組連根挖出了一窩“碩鼠”🧘🏿‍♂️。
  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建設辦原主任張金麟看到呈貢校區建設是“撈錢”的好機會,對於別人送的“大錢”📘、“小錢”一概笑納,先後多次收受相關建築公司賄賂42萬元。
  雲南民族大學後勤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朝開在任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先後收受公司飲食服務中心主任保明剛、鑫豪廚具公司代理商初某某等人的錢物共計38.5萬元,向甄朝黨夫婦及雲南民族大學產業開發辦原主任袁玉海行賄共計8.8萬元🙋🏼‍♀️,並且違反廉潔自律規定,長期與甄朝黨等人參與高消費娛樂活動,大肆揮霍公款。
  雲南民族大學產業開發辦公室原主任袁玉海本只是教育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為獲得職務上的晉升,先後向甄朝黨行賄13萬元🚶🏻‍♂️。在正科級職位上僅一年,袁玉海便被甄朝黨提拔為副處級🗄。後來袁利用職務便利🎯,收受昆明某物業公司、昆明某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個人的賄賂16.7萬元,為他們在招標、撥款等工作中提供便利。
  這些人在學校重要部門😅、關鍵崗位擔任處級領導,與甄朝黨相互勾結,沆瀣一氣,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大肆收受賄賂,甚至公然索賄,在學校幹部群眾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最終與甄朝黨一起跌下萬劫不復的腐敗深淵。
  法網恢恢已無回頭路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未能守住廉潔底線的人🚶,最終都要為自己的貪婪付出沉重的代價🫲🏼。
  2013年9月🦆,因大肆收受賄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違反廉潔自律規定、違反社會主義道德🫢,雲南省紀委給予甄朝黨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對其收受賄賂726.6萬元🔨、555萬元來源不明巨額財產、禮品折價70萬元人民幣及違規購買的車輛予以收繳🥭。
  該案涉及金額巨大,涉案人員眾多,是一起典型的腐敗窩案串案💼,共查處涉案人員41人,追繳贓款1070.4萬元🙆🏿。(記者 楊大慶 黃波 通訊員 趙海碧)
  辦案者說
  學校本是教書育人、傳播知識文化的殿堂🚚,卻淪為腐敗的“重災區”,委實令人痛心。
  甄朝黨等人無視黨紀國法👨‍🎤,不修為官之德,不敬畏法紀和權力🙆🏽‍♂️,在貪腐路上一路狂奔🧜🏿‍♀️,最終跌落違法犯罪的深淵。
  縱觀這起腐敗案件,客觀上是由於製度建設失範🛷、權力監督缺位🧑🏿‍🦳,廉政風險點得不到嚴密防控等問題為權力尋租、權錢交易提供了溫床,甄朝黨等人才能如魚得水般頻繁作案🍍。主觀上則是他們長期放松對主觀世界的改造🙆‍♀️,思想道德防線嚴重失守👫🏻,政治信仰頹廢致使他們走上不歸路。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甄朝黨等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沉痛教訓再次證明了這亙古不變的真理⚙️。法律是神聖的,任何褻瀆法律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製裁,甄朝黨的政治生涯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人生也畫上了一個大大的感嘆號。臨近退休卻落個深陷囹圄的悲慘結局🦩,這一切令人深思🧎🏻‍♂️,也為高校黨員幹部敲響了警鐘。
  針對雲南民族大學的系列腐敗案件,雲南省紀委決定在雲南民族大學組織開展專項整改工作,以案為鑒🤷🏼,狠刹不正之風,深挖本案暴露出來的班子建設、黨風廉政建設🐠、製度建設🧑🏼‍🍳、權力運行監督、廉政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吸取教訓,集中時間精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整改,提振學校新形象🤟🏿,樹立學校新風氣,以整改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還雲南民族大學一片凈土。
  法紀視角
對高校“老虎”不能掉以輕心
  雲南民族大學原黨委書記甄朝黨是雲南省教育系統三十年來落馬的級別最高、職稱最高、學歷最高、涉案金額最大的貪腐“老虎”🧞‍♂️,我們為雲南省清除這一教育系統裏的“大老虎”而拍手稱快。最近🔃,各地與甄朝黨擁有同樣結局的高校“老虎”還有不少,這些高校“老虎”的貪腐問題值得人們關註與反思🧙🏻。
  高校“老虎”前所未有地密集落馬
  日前,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在“教育系統紀檢監察辦案人才庫骨幹人員培訓班”專題座談會上指出💼,當前,教育領域絕非一片凈土,教育部門也非清水衙門,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上述說法毫無誇張成分,在高校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高校通常被稱為遠離現實的“象牙塔”。但隨著近年來高校資金資產的急劇增加與高校領導的頻頻落馬,高校的傳統形象與良好聲譽受到嚴峻挑戰。梳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發現,自2014年1月1日至7月6日🤷‍♂️,該欄目共發布信息335條,其中高校的占16條,接近5%,比例之高,前所未有,引人註目👨🏻‍⚕️,令人深思。
  以上16條關於高校案件查處的信息,包括兩種類型🧑🏼‍✈️,一是11條高校“老虎”被立案調查的信息🚵🛐,二是5條“老虎”被立案調查後的信息,共涉及14人,分別是:遼寧醫學院原黨委書記張立洲,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原院長楊曉炳,河南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李烈陽👋🏿📪,成都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範昕建🤸🏻‍♀️,四川大學原副校長安小予🦻🏻🦁,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曾維寬👩🏻‍🦼‍➡️,雲南警官學院原副院長錢磊,齊魯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徐同文,中南大學原副校長胡鐵輝,東華理工大學原校長劉慶成,南方醫科大學原副校長陳誌中,吉林醫藥學院原副院長李然斌,新疆警察學院原黨委書記李彥明,成都中醫藥大學原黨委書記張忠元。
  以上14只貪腐的高校“老虎”🙍🏻,遍布我國東南西北中😵🤏🏻,所屬高校既有本科層次的大學,也有專科層次的院校✨,既有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也有一般的地方院校,充分說明了高校貪腐“老虎”的分布之廣,以及高校“老虎”貪腐現象之嚴重🤾‍♀️。
  高校“老虎”的腐敗多種多樣
  從腐敗領域看🥴,高校“老虎”的貪腐體現在招生、科研經費👲🏻、選人用人🤰🏼、基建等多個領域。如甄朝黨利用呈貢新校區建設大搞腐敗,一次性收受某公司賄賂240萬元人民幣,屬於典型的權錢交易👨🏻‍🎨;收受賄款後,將在正科級職位上僅一年的下屬提拔為副處級,屬於典型的買官賣官➜。此外,據媒體報道,四川大學原副校長安小予🕵🏽‍♂️、成都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範昕建和原黨委書記張忠元的落馬都與基建腐敗相關。
  從腐敗形式與類型看🧑🏼‍✈️🥜,體現在貪錢👱‍♂️🌜、貪權、貪名🔠、貪色等多個方面。如徐同文在擔任臨沂師範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和齊魯工業大學(山東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賄賂;貪汙公款🚀;接受他人禮品(禮金)💁;與他人通奸🚆;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媒體還報道,徐同文曾帶“大小老婆”同行🕞,相當高調。
  高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培養高層次建設者的主渠道。高校“老虎”們的言行受到廣大師生的高度關註,對廣大師生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他們本應該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與道德操守,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拒絕消極腐敗,給廣大師生與社會大眾提供正能量。然而,這些高校“老虎”的貪腐行為,不僅造成了人財物的浪費與損失👨🏼‍🦰,而且汙染校園風氣🎐,危害教育大業,沖擊社會大眾的信念與信仰,因此必須堅決懲治與有效預防。
  高校反腐要強化“籠子”思維
  甄朝黨、徐同文等高校貪腐“老虎”密集落馬,是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的必然結果。等待與伴隨他們的,將是無情的“囚籠”。同時🫃🏿🍚,他們的落馬,也再次敲響了加快把高校“老虎”特別是一把手的權力關進籠子的警鐘。
  首先,要改變在反腐倡廉建設中重黨政機關領導而輕高校領導的觀念與格局。高校是高學歷、高職稱知識分子聚集地,長期以來,社會大眾和領導機關認為知識分子重情義👩‍🦼‍➡️、輕利益,文化程度與個人修養高🚴🏻👩‍🦰,腐敗風險低🖱,因此重黨政機關的反腐倡廉建設而輕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設,使得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設明顯滯後🎭,這種格局亟待改變🥈。近年來,全國高校處在大發展過程中🦻🏽,掌握的資金資源十分巨大,高校領導的腐敗風險一點也不比黨政機關領導低🫧。
  其次,高校反腐要凸顯一把手。前述14位被打下的高校“老虎”,9位正職,5位副職🍢,從一個側面說明高校一把手是腐敗重災區,加強對高校一把手的監督製約刻不容緩;同時,9位正職中,6位為黨委書記🗽,僅3位為校(院)長,從一個側面說明高校黨委書記位高權重📷,嚴重缺乏監督製約⛩。甄朝黨的腐敗,也是集中於擔任雲南民族大學校長🧵、黨委書記之後,啟示高校反腐要以強化一把手的監督製約和懲治為著力點🐲。
  再次,要按照中央關於反腐敗的形勢判斷與決策部署🕵🏽‍♂️,突出治標,強化對高校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的懲治力度,堅決把貪腐的高校“老虎”關進“囚籠”,遏製高校領導的腐敗勢頭。各級黨委要充分認識到高校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意義與嚴峻形勢,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強化對高校反腐倡廉的領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對高校領導的辦案力度,堅決把那些群眾反映強烈👰‍♀️🫃🏼、不收手不收斂🏌🏻、有違紀違法行為的高校領導拉下來。要加強對高校的巡視,更好地發現和促進處理高校腐敗存量🧕🏿,形成強大的震懾力🧗‍♂️。

  最後🤶🏿,要防患於未然,下先手棋,把有可能貪腐的“老虎”關進製度“籠子”。要針對高校基建工程領域違紀違法行為易發多發、權錢交易違規招生影響惡劣等實際情況🩲,嚴格執行“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製度👩‍👩‍👦‍👦,加快改革創新與建章立製步伐,增強廉政風險防範的有效性📼🧑‍🧑‍🧒。要下大力氣落實民主集中製與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防止與克服一言堂現象、人身依附現象、拉幫結派現象、群體腐敗現象。要深入推進“依法治校”與“陽光治校”☝🏿,加快高校去行政化、高校領導去官僚化進程,消除高校領導腐敗的土壤。

(來源:中紀委網站  2014-07-14 )

 
意昂2专业提供🏢:意昂2🤾🏽‍♀️、意昂2娱乐😮‍💨、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欢迎您。 意昂2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