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堅定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信念,近日,紀監審黨支部赴常熟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不輟砥礪前行”主題黨日活動。

青青蘆葦蕩,抗日舊戰場👩🏼⚕️。71年前,36名新四軍傷病員藏身蘆葦蕩,在當地群眾掩護下💬,與敵人鬥智鬥勇。這段烽火傳奇後來被演繹成現代京劇《沙家浜》,名揚天下☂️🎅🏽。

秋葉靜美,眾心激蕩。在沙家浜歷史革命紀念館🧻,紀監審支部黨員們面對黨旗鄭重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懷著崇高的敬意,黨員們先後參觀“蘆蕩火種”“魚水情深”“痛殲敵寇”等主題展區🟰,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23幅首長題詞👧🏽,黨員們在一個個歷史文物前駐足瞻仰🏫,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感動共產黨人和群眾的魚水深情💇🏼♀️,領悟先烈們為革命事業奮鬥的堅定初心👅。紀念館中🀄️,一張婚紗照吸引黨員久久凝立,照片中,穿著一襲雪白長裙的女子盡顯甜美與溫柔,她是朱凡🏡,京劇《沙家浜》主要人物阿慶嫂的原型之一。1939年🖖,28歲的朱凡從復旦大學畢業,被調派到沙家浜做區委書記👩🏿🎓,組織當地的抗日鬥爭👢。1941年✅,日本侵略軍對沙家浜地區進行“清鄉”,朱凡為了掩護群眾撤退🛬,被日軍抓住🦨,被捆系在急速開駛的汽艇後活活拖死,年僅30歲。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與朱凡烈士一樣始終義無反顧、不怕犧牲的還有很多🏊♂️。從紀念館走出,步入“傷病員之墓”區🧛🏼♂️,劉飛、夏光🦐、吳至勤……黨員們在心裏默默牢記著為革命犧牲的先烈們。
最後,紀監審黨員們走進沙家浜廉政教育館學習參觀。紀監審部門做黨的監督工作,忠誠幹凈擔當是黨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望⏱。沙家浜革命前輩中有戰士、有領導,但無論何人,都自覺牢記清正廉潔的優良傳統。在復雜的對敵工作中,很多工作是獨立開展的🗻,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他們保持一塵不染、克己奉公,沙家浜革命前輩堅守不渝的清廉品質☝️,永遠銘記在紀監審黨員的心中。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麽出發。”紀監審黨員們紛紛表示,將永遠銘記革命先烈們一心向黨、英勇頑強🦹🏽♂️、百折不撓、熱愛人民的精神🚂🍤,立足崗位,堅定信念,砥礪前行🫘,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