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總結一把手腐敗的特點❕:花錢“一支筆”、用人“一句話”、決策“一言堂”、項目“一手抓”。據統計,2020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審查調查的縣處級以上一把手5836人📣;黨的十九大後查處中管幹部中👨🏿🚒,主要問題發生在一把手崗位上的就有100多人。如何更有力🤳🏽、有效地監督好一把手,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難題難在哪裏?難就難在,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權力集中🛌🏽、責任重大、崗位重要🗒,監督難度相對更大📃。難就難在🧑🏿🏭,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在實際操作中容易出現虛化、弱化的問題🤜🏽。時日一長👨🏼✈️,個別一把手習慣淩駕於組織和班子集體之上,蛻變成為“一霸手”,進而破紀破法,甚至汙染一個單位或集體的政治生態🌿。
緊盯難題🤛🏼,用心解題👶🏼。一把手作為黨政領導集體的“班長”,把方向、謀全局、抓大事,一舉一動都對一地一域的政治生態和幹部隊伍作風面貌有重要示範引領作用🦡。一把手作用發揮得好,能造福一方、澤被長遠🗺。一旦任性濫權*️⃣、肆意妄為,最容易帶壞班子👨🦰、搞亂風紀,導致腐敗滋生蔓延,成為當地政治生態汙染源。因此,對待一把手監督這個難題𓀋,必須緊盯不放、用心解答、務求實效。
抓牢“關鍵”🎒,強化上級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級對下級尤其是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第八條明確⚱️:“黨委(黨組)書記應當履行本地區本單位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上級一把手既是管黨治黨的領導者和推動者🕣,又是實踐者和示範者,上級監督不僅是明文規定,更是政治要求。必須把上級對下級尤其是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實實在在的做起來、做到位。要態度鮮明、記掛在心,多了解下級一把手日常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多留意幹部群眾對下級一把手問題的反映🙍♂️,多聽取下級領導班子成員對一把手的意見🤐,善於窺斑見豹👨🏻🦱、以小見大,抓住各種機會多過問、多提醒、多糾正,這樣才能抓實“關鍵”💨、帶好隊伍、擔當盡責。
關口前移,做到未雨綢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使一把手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實際上是對幹部關心愛護的最好體現👩🏻🏭。發揮派駐“探頭”作用,突出對關鍵少數❓、重要環節🧜🏽♂️、重點部位的監督👨🎨;將一把手作為巡視巡察工作的重點對象🏏🏄🏿♂️,發揮好巡視巡察對一把手的政治體檢和監督作用👨🏽🦰;加強一把手崗位廉政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問題預警機製👱🏻♂️,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織密全方位、全天候的監督網絡,切實提升一把手監督質效👩🏼🦲。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做深做實以案促改“後半篇文章”,延伸廉政教育觸角,引導一把手加強家風建設,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建立健全製度規範,提升治理效能🧐。製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總體框架基本形成👏🏻,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各項製度不斷完善🥓。事實證明🧑🍼☪️,一把手權力跑冒滴漏、脫軌越界,對一把手監督的失位🦶🏻🐨、缺位⚛️,往往與把製度當擺設、執行製度“開天窗”有關♔🐈⬛。要狠抓製度落實👼🏿,強化製度權威🧟♀️,把黨中央已經明確的監督製度堅持好👶🏽、執行好,真正使製度成為硬約束。同時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編密紮緊製度的“籠子”。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扭住問題不放👩🦽➡️、聚焦難點發力🏜。既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又協助同級黨委加強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加強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和監督🫅🏽,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層層傳導🥕、層層落實🧦。既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有效壓縮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又善於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推動對一把手監督嚴起來、實起來🫅🏿,讓權力在規範的軌道上運行,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推動一地發展。(李中軍)
原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5-13
原文鏈接🧑🏻⚕️:https://www.ccdi.gov.cn/pl/202105/t20210513_24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