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昂2平台關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這是我們黨針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製定的首個專門文件,是對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監督製度和領導班子內部監督製度的進一步集成完善。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突出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強化對領導幹部的政治監督,督促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成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頑強奮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和風險挑戰。
領導幹部是黨的執政骨幹🧔🏿♀️,“一把手”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領頭雁,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上必須作表率🏇🏿、打頭陣✂️。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製定《意見》🧑🏻🦯➡️,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意見》適應新發展階段要求🕵🏿♂️,強化對領導幹部的政治監督,旨在通過有效監督把“關鍵少數”管住用好,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表率引領作用,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
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是製定《意見》的又一重要初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健全監督製度🚔,把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製約和監督。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加強對高級幹部、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製度🗾。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強調,加強政治監督,強化對公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今年初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明確提出,製定關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著力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
“《意見》圍繞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明確職責任務✖️,健全製度機製,有利於壓實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監督責任,推動中國特色監督製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參與《意見》起草的同誌表示。
通篇貫穿“講政治”的要求
“加強對主要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的監督,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
《意見》開宗明義👩🏿⚕️,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出發,以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為主線,落腳在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實現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上,確保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工作朝著正確方向推進。
《意見》共5個部分,3個板塊,通篇都貫穿著“講政治”的要求🚵🏻♀️。第一板塊是第一部分,主要闡明了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監督重點等內容;第二板塊是第二至四部分,從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同級領導班子監督和對下級領導班子的監督3個方面作出規定🚂;第三板塊是第五部分🧗🏿♂️,對切實加強黨對監督工作的領導提出要求。
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要全面落實黨內監督製度😣,突出政治監督👈。《意見》明確規定,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重點是“五個強化”🚬: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對黨忠誠👩🏿🎨,踐行黨的性質宗旨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踐行“兩個維護”情況的監督💐;強化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情況的監督;強化對貫徹執行民主集中製、依規依法履職用權、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監督。
這“五個強化”,是對政治監督內涵的集中概括👬🏻🧑🏻🦲,也是開展政治監督的主要著力點。各級黨委(黨組)必須圍繞“五個強化”,加強監督檢查🦸♂️,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意見》還將加強對“一把手”監督和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要求相貫通,強調“一把手”要以身作則,自覺接受監督。
比如🧚🏽♀️,規定“一把手”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帶頭做到“兩個維護”,這是堅定維護黨的政治原則的體現;規定“一把手”必須帶頭落實黨內監督各項製度👂,在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嚴格自律上當標桿、作表率,這是履行政治責任的體現;規定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主動向黨組織請示報告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這是遵守政治紀律的體現。
把實踐中的有效做法上升為製度規範
立足堅持和完善現有製度,不是另起爐竈,而是著重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經驗進行系統集成,是《意見》的一個鮮明特點🦀。
近年來,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圍繞理論、思想、製度構建體系,圍繞權力📁、責任、擔當設計製度,建立起以黨章為統領🕣,《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為主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等為支撐的黨內監督法規製度體系,推動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形成了許多有效做法和經驗〽️。這為製定《意見》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和製度基礎。
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對“一把手”的監督仍然是薄弱環節。以2020年的數據為例🤸🏿♀️,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調查縣處級及以上“一把手”5836人🧘🏻♀️。梳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黨的十九大以來,通報的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廳局級及以上領導幹部中,曾擔任“一把手”的為數不少。
“完善黨內監督體系🎢、落實監督責任的任務依然十分緊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室有關負責人介紹,《意見》把黨章黨規有關規定進一步細化具體化,把實踐中有效做法上升為製度規範🐨,有利於改進對“一把手”行使權力的監督♨️👮🏽♀️,增強班子成員主動監督、相互監督的自覺⚧⛎,確保黨內監督科學嚴密、權威高效。
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製🩹、巡視巡察工作要緊盯“一把手”、建立健全述責述廉製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插手幹預重大事項記錄製度……文件明確的一系列製度規範🤵🏿🧑🏼🤝🧑🏼,都是實踐中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這使得《意見》更具針對性和操作性,有助於《意見》的落地落實✉️,更好地發揮出製度的威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勝軍)
原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6-03
原文鏈接🩷:https://www.ccdi.gov.cn/toutiao/202106/t20210603_24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