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全面提升幹部隊伍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紀檢監察建議、推進以案促改促治以及審查調查安全等方面的能力𓀌。”紀檢監察建議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手段,是做深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
根據適用對象不同🧗🏿♂️,可分為紀律檢查建議、監察建議和紀檢監察建議🧚🏼♂️。紀律檢查建議主要是指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根據開展監督檢查等工作發現的問題,就所涉及的人員或組織,依據黨章黨規黨紀向有關黨組織提出的處理建議。監察建議是指對監察對象所在單位廉政建設和履行職責存在的問題等提出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建議。紀檢監察建議是指就同一事項向同一黨組織、單位🧜🏿♂️,既提出紀律檢查建議又提出監察建議💇🏿♂️。筆者結合實踐🪕🧝🏿,對如何寫好紀檢監察建議談幾點看法。
文書格式要規範。製發紀檢監察建議必須註重規範,增強工作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一是格式要統一,主要包括發文機關、文號、標題🚎、主送單位、正文、抄送單位等,其中正文包括問題來源或提出建議的起因🔝、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和建議措施🤷🏻♀️、回復時限等內容。二是文書要規範,標題為“關於××(事由)的紀律檢查(監察、紀檢監察)建議”,主送、抄送單位要寫全稱👭,並根據不同的文書類型署名和加蓋印章,一般應由各級紀委監委辦公廳(室)統一負責編號登記、審核校對和排版印製💅🏿。
問題症結要找準。問題找得準不準、深不深、全不全,直接影響到提出的建議對不對、實不實🫡、好不好🧑🏻🎓。一要加強綜合研判,分析症結🧗🏼♀️。通過監督檢查部門配合查、審查調查部門深入查、被建議單位自己查等方式,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全面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合並“同類項”,找到共性問題♈️。二要聚焦問題短板,找準“病竈”。針對被建議單位的人員特征、行業特點🕟、管理製度以及發案規律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深挖背後存在的製度漏洞🔱,挖掘案件背後的行業性、系統性和領域性突出問題。
原因分析要深刻。通過個案、類案和透過政治生態分析具體問題👩🏻⚕️,全方位剖析根源。一是在“人”上找原因,深究主觀因素。從涉案人員的理想信念⚪️、工作作風、宗旨意識等方面入手🪃,針對不同的案件和問題,深入剖析案發的人為因素,尋找被審查調查人所在單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履行“一崗雙責”方面的短板。二是在“事”中挖根源,細查客觀因素🥙。對照管理製度🤌🏻、工作流程🤍、崗位職責等規定🏋️♀️♝,查找有無製度性弊端📹、管理性漏洞等因素,從客觀看主觀🚣🏻♀️🚤、從問題看原因。
建議措施要務實。要做到對症下藥⏭,達到靶向監督的效果。一要緊扣問題分類©️,精準提出建議。根據不同的問題類型👶🏻,結合案件實際以及案發領域、單位的情況,有的放矢提出可量化、可檢驗、操作性強的建議,提高建議的采納率👳🏽♀️。二要加強溝通協調,註重貼近實際🚬。可到被建議單位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共同會商難點、堵點,保證建議切實可行💇♂️。對涉及的疑難、復雜和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可向相關領域專家咨詢或邀請專家進行論證🎩,確保建議行之有效🍨。
文字內容要精練🚦。紀檢監察建議的內容不在多𓀓,而在精。一是文字準確簡練,避免拖泥帶水。運用好紀言紀語、法言法語和專業術語,對問題建議逐字逐句推敲、反復斟酌,做到表述正確、措辭嚴謹,不能含糊不清或者產生歧義🦍。二是內容簡明扼要,控製篇幅。撰寫時要開門見山,指出問題、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議要直截了當🕴、條理清晰,不要動輒長篇大論🦶。(張劍峰 作者單位:上海市松江區紀委監委)
原文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上海市紀委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1-06-09
原文鏈接🔣:http://www.shjcw.gov.cn/2015jjw/n2370/u1ai8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