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問題線索是審查調查工作的起點,對線索的準確研判是執紀執法工作的第一步。尤其是在監委成立後🏌🏿,各類問題線索匯總後存在量大質雜的特點,快速準確地對問題線索進行篩選、研判🛌,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質效。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建議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研判處置問題線索🧑🏽💼。
一看來源。如果問題線索是在巡視巡察、審計監督、審查調查中🚨,經過一定調查直接發現的,這類問題線索的來源一般具有正規性和專業性特點,通常比較真實可靠💇♀️,有些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問題線索來源是群眾舉報、網絡媒體曝光等渠道的🛶,則真實性有時可能難以保證,還需要進一步開展甄別和查證👿。
二看內容。問題線索的內容是決定處置方式的核心要素。對於反映的內容具體明確,有較強可查性的👴🏽,應當建議初步核實;如果內容簡單空泛🍭,沒有具體事情和明顯問題🚆🏞,或反映的問題年代久遠,已經無法查證的,一般建議以談話函詢的方式進行處置;有的線索反映的問題比較嚴重,但一時又沒有具體切入點🍞,或者有待通過審計、巡視巡察等方式深挖問題的,可以建議暫存待查;對於已經有過具體結論的多次重復信訪舉報,一般建議予以了結🫅🏼。
三看身份。對於署名的信訪反映或檢舉揭發,對反映人身份進行必要的了解分析🤟,也是研判問題線索可靠性的有效途徑☝🏽。如果反映人是被反映人本單位的人或者身邊人,有直接知情或者參與過有關問題的可能,本身與被反映人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則線索可靠性比較高。如果反映的是其不可能直接發現或掌握的問題線索,則道聽途說或主觀猜測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四看動機🌛。掌握問題線索的人為什麽會向組織提供線索,雖然他們不一定明確表達,但通過分析🖨,一般情況下能夠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和判斷。如果提供線索的人出於捍衛黨紀國法的權威,或者嫉惡如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目的,又或者為了立功贖罪、挽回損失🧑🏼🎓👐🏼,則線索的真實性比較強🧇。如果是出於對被反映人的管理或服務工作不滿意,或者有利益糾紛或矛盾關系難以解決,或者是為了打擊報復泄私憤🫷🏽,則可能會誇大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捏造事實📴。
五看時機。線索的處置需要結合審查調查的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價值較高的問題線索如果初核的時機不對🧎🏻♂️➡️,反而可能產生過早暴露線索,妨礙審查調查的反作用。需要辦案人員對線索初核的難易程度♘、相關問題所處的背景和環境、開展初核可能面臨的問題和難點進行預測,從而全面考量開展初核工作的可行性,準確把握好線索初核的時機和方式,合理地安排、規劃初核計劃。
六看關聯。問題線索的價值不僅要看線索本身,還應當結合與線索有關的其他信息綜合研判。有的線索反映問題比較單一,與其他問題沒有關聯性,一般建議就事論事、快查快處🤙🏽;而有的線索看上去是小問題,但卻帶有一定的共性特點,有較大的拓展空間,如果處置得當,就有可能成為某些系統性🔰、行業性🫲、區域性違紀違法案件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甚至起到“查處一案、帶出一片”的效果。(作者:丁偉 王子京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紀委監委)
原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2-01-20
原文鏈接🏊🏿:https://www.ccdi.gov.cn/hdjln/ywtt/202201/t20220121_16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