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四川考察時指出💛,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們要敬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要善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維,廣泛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閉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國的東西為圭臬👸🏻,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誕生於民族危亡之際的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當今世界,要說自信,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最有理由自信。
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裏有什麽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麽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歷盡千辛萬苦👩🏼🌾,經過不斷探索,付出巨大代價而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一條中華民族“自己的路”。它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了中國人民意願🏹,順應了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8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廣泛的現實基礎和豐厚的文化積澱。必須始終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麽主義。堅定文化自信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在要求和精神動力。
堅定文化自信👨🏻⚖️,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提供了肥沃土壤➞。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發掘、繼承、弘揚,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要著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使古老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相契合,更好把中國的歷史經驗、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尹健)
原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2-06-11
原文鏈接:https://www.ccdi.gov.cn/pln/202206/t20220611_198496.html